范曾艺术馆

Fan Zeng Art Gallery

位于水墨氤氲的人文之乡江苏南通的范曾艺术馆,是为范曾书画艺术作品以及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展示、交流、研究、珍藏而建造。建筑规模7028平方米的艺术馆,从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情感关联的“院”为切入点,依照三种不同院落的自发性生成秩序铺展开略带松散的局部关系,进而构架起以井院、水院、石院、合院为主体的叠加的立体院落, 从而突破性地将院落从物化关系中脱离,最终呈现游目与观想的合一,以期达到“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

1. 关系的院

范曾艺术馆强调的“关系的院”,首先表现在同时呈现的三种不同的院落形式。建筑的底层是一个导引与疏通的院落,两组由门厅与临展厅组成的L型体量错位围合形成略为曲折的穿通性。由于空间正中位置的顶部类似于藻井的形式,故而称之为“井院”。建筑的二层有两处南北穿通的边院,居于大展厅东西两侧。由于两个穿通的边院呈现水与砾石两种特征,故称之为“水院”与“石院”。水院与石院成为展厅与外部空间的间层。建筑的三层是一个四边围合的内院,南北两侧的办公,研讨室和画室朝向内院采光。而东西两侧以朦胧的院墙作为围合界面。由于此院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有交合,故称之为“合院”。

其次,范曾艺术馆的“关系的院”,表现在构架起以井院、水院、石院、合院为主体的叠加的立体院落。“叠合院落“的初衷是期望在受限的场地上化解建筑的尺度,将一个完整的大体量化解为三个更局部的小体量,这更便于我们以人体尺度完成对院落的诠释。三种院子由于各自的生长理由被聚在一起,由于连接方式的不同而出乎意料的充满变数。

2. 观想的院

范曾艺术馆体现的“观想的院”,表现为呈现相互融通的“之间”的状态。各个层面的院落叠加在一起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彼此勾连产生的相互融通的关系才是促进可能关系发生的良好场所。底层的井院通过入口处的上空与二层的水院、石院相勾连;二层的水院、石院与屋顶的合院在东西两侧相贯通,屋顶的合院又与底层的井院通过贯穿展厅的“光井”相遥望,形成连续的弥漫式的互通空间。这个介于局部与局部之间的“间层”如同充满空气感,类似于氤氲浑融的水晕墨章。

中国人对空间的体验可以形容为展开式的画卷呈现。一帧帧的画面以步移景异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画面的形式定格下来。这就如同中国古典书画中,意向景物的呈现往往是非同时同地。范曾艺术馆以局部关系并置的方式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呈现,为“游目”式的观想体验提供可能。  在非同时同地的景物片段中,局部的关系先后呈现。它们虽然并置于场所之中,却透露出层层递进的彼此勾连。在人的意识之中形成各自能动性的关联,从而滋生出混全的整体。

3. 意境的院

范曾艺术馆力求达到的“氤氲朦胧”的意境,讲究的是一个渐次打开的世界,于循序渐进中呈现舒卷而出的气场。艺术馆的“边界扩散”的主张以分散展陈的方式打开了以往封闭展陈的壁垒,开拓出弥漫性的探索氛围。以路径体验为导向的叙事方式取代了以往围绕展陈为中心铺展的框架与描述,以极平静流畅的方式悄然打开探寻的通道,却又拒绝直白的表述,构成了东方式的迂回转承的意味。  

艺术馆的设计尝试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体系的巧妙转换,下部呈“凸”字形的混凝土结构与上部呈倒扣的“凹”字形的钢结构,形成虚实相生的朦胧意境。

艺术馆的设计基于黑白两种主色的调和来营造淡逸朴素、纯净朦胧的意境氛围。设计上选用了黑色的洞石与淡灰色的陶棍,两者均具有朴素的质感和典雅的色泽,沉稳的基座对应一方朦胧的界面。设计选用浅灰色陶棍作为“朦胧界面”的主体材料,着重于其质朴自然的文人属性及较好的耐久性。陶棍疏密相间、组合成榀,悬垂于屋顶之下,符合所谓的“计白当黑”的意境,讲究的是有无之间的把控,与不饱满中呈现饱满的观想。

Baidu
map